梅花草堂笔谈原文及翻译思

饮茶文化 天天品茶阁 3个月前 (03-25) 160次浏览 扫描二维码

《梅花草堂笔谈》是清代康熙年间程颐编纂的一部书,主要记载了程颐和他的弟子们在梅花草堂中讨论的文化、哲学、政治等方面的问题,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以下是《梅花草堂笔谈》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余嘉陵谓:“教有三事:一曰明,二曰诲,三曰谆。明者,示之以理也;诲者,正其过也;谆者,敦其志也。”

程子曰:“夫教有所不及。孟子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者,志之端也;道之所在也。凡人欲为学,必先立志;立志已定,然后求之可也。教学者,必先敦其志,使之有信也。何谓信?信即真诚之谓也。所以诲人者必有诚心,诲人以真,故人信之;故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也。’”

余曰:“教人者,必以柔和为上。人能以柔克刚者胜,不可以刚克刚也。夫人之性,不相同也。一人以刚性之力能攻其它之刚性者,未必可以克之,而柔之则可胜也。故以柔和为上也。”

翻译:

余嘉陵说:“教学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明白,二是纠正他们的错误,三是不断地告诫他们。”明白指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道理;纠正错误指的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告诫指的是在学生心中深深根植道德信念。

程颐说:“教育有它所不及的地方。孟子说过:‘人如果没有信念,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信念是志向的根本,也是道路的方向。人想要学习,必须先有坚定的信念;一旦信念确立,再去寻求学习的方向才会有所收获。教育者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信念,让他们有坚定的信仰。什么是信念?信念就是真诚的态度。只有真心实意地去教育人,才能得到人们的信

《梅花草堂笔谈》是清朝康熙年间吴敬梓所写的一本杂著,收录了吴敬梓在读书、写作、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梅花草堂笔谈》的原文及翻译思:

原文:

昔岁光阴允便,意在沉潜;今岁光阴将去,意在发扬。去年养病以时,抽空起草,故所成书,篇幅短小。今年旅居水陆,浮躁难定,遂更发愤,筆走龙蛇,书成一卷,稍备纸牍,以告来者。欲望读者,指摘纰谬,披沙拣金,共受天地之灵气,庶几养心修身,获福济世,庶乎无愧于天地之间也。

翻译思:

去年我因病养身,闲暇时写作,所以所写书籍篇幅较短。而今年我游历水陆,思虑不定,于是更加发奋,挥毫写就一卷书,稍加整理之后,呈现给读者。我希望读者能够批评指正,披沙拣金,共同受天地之灵气,以养心修身,获得福祉,造福人类,从而在天地之间没有什么愧疚之事。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