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胶质感,尾水都厚度尚存

饮茶文化 天天品茶阁 4年前 (2019-04-17) 173次浏览 扫描二维码

老伍,你喝茶为什么就比我多了几泡?

常有人这么问我,好像是怀疑我报大数一样的语气。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告诉你正确答案:那是因为我一个人喝,每一泡之间的间隔比较长,茶品“回魂”的时间也比较长,那么,它就更加耐泡了。

简单吧?

101高山揽月,我已经很认真地喝了三次了。

第一次是2011年刚上市的时候。

第二次是2015年忘记了那个时候。

第三次是2019年4月17日。下午。

我就老实点承认了吧:其实,我在喝这个茶的时候,努力地总结经验教训,茶在转化,我自己在进步。

第一次喝的时候,知道这个茶有老料——嘿嘿,换作现在,我拿个茶饼,闻闻干茶就知道一个茶有没有老料了,还得喝?喝了还得小心翼翼地猜?

嗯,这个味道就是烟味?哦,原来烟味是这样的!

第二次喝的时候,我相信了江湖传闻说这个茶有点班章料——毕竟它霸气,且甜度很奇怪。不由得我不相信。

嗯,烟味好像淡了。呵呵,现在回想起来比较好笑:烟味如果不淡了,那,这个茶还会转化吗?

这次,我喝第一泡就知道它毕竟真的有一点点班章料——第一泡入口就有点班章特色的甜味了。喝到甘甜的尾水的时候,班章甜真是藏也藏不住的狐狸尾巴,不用揪就露出来了,虽然说班料所占的比例很小。

嗯,烟味?这不能称为“烟味”,应该叫做“烟香”,入水的烟香!

第一次喝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茶很顺口,很顺喉。不像是大益茶标杆7542用的布朗料那样包藏着难化的涩。

第二次喝的时候,我认为这个茶苦秒化,涩转生津的过程很顺很舒服,茶汤本身就有点甜,像农夫山泉。

这次,我终于可以确认:这个茶是临沧、版纳和思茅三大区里,至少两个大区的跨区拼配,茶气足,回甘猛,苦涩瞬化。

最重要的,是这次是在白天喝的。

白天喝有什么好处?那就是看茶汤看得特别清楚:稠!看得见的稠!

您就看看吧,这个泡泡底下的茶汤,是不是一种呈胶状流动的液体?

这个茶,从第一泡开始,就表现得比4年前要稠厚。

粘稠感特别的容易体会到。一直延续到第12泡。——如果您觉得这个感受比较不容易体会,我建议:像我一样,等茶汤凉下来,到摄氏40度左右,喝进嘴里,含2秒。您就能马上体会到了。

第13、14泡就开始比较平常了,茶味、烟香味、甜味,回甘、生津……所有的这些都是在的,想必喝过的茶友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第15泡开始进入尾水阶段。

天色有点暗下来了。这是被我长泡2分钟的尾水,这个是第16泡的汤色。

甜甜的尾水,居然厚度还存在。

有没有喝到并不是质疑这个真实性的关键,关键是您能很直观地看到这个茶汤上面的大泡泡。

结论:

结论很直观——这个茶在转化,而且转化得跟大家猜想的一样:越来越好。

它越来越醇:烟香味已经入水。

它越来越厚:粘稠度看得出来。

它越来越顺:苦涩感瞬间化开。

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大益的茶品,靠的是几十年的拼配技术。只要用料不错,拼配协调,还有您的仓储良好,它就往好的方向不断地转化。这其实就是我们买大益茶来存的信心之所在。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