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骏眉一向被人们称为是“红茶中的极品”,“红茶中的巅峰”,却往往忽视了它“正山正源出好茶”的特点。
为了利益驱使,开始争相仿制金骏眉,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
今天就教大家辨别下真假金骏眉。
一分价格一分货真正的金骏眉由于采摘,工艺等原因,极其稀少金贵,成本很高,所以价格一般都是很昂贵的。
很多人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用很少的价钱也许可以买到好茶,虽然用贵的钱不一定买到好茶,但是用比市场价低很多的买到的一定不是好茶。
干茶“金”黑相间金骏眉之所以被称为“金骏眉”,是因为金骏眉是只采摘芽尖制作而成的,干茶有金色的毫毛,金、褐、黄、黑相间。
若是没有金色的毫毛,或者全褐色,全黑色等都是劣质的。
高水温冲泡大多数茶叶最适合的冲泡水温都是在90度左右,但是一般高山茶比如大红袍是可以用沸水冲泡的,同样的道理,金骏眉作为高山茶也是可以用沸水冲泡的。
如果冲泡以后茶叶明显烫烂或者味道很奇怪,那就很明显是劣质的了。
茶汤金黄透亮金骏眉上有很多毫毛,冲泡以后茶汤也会有很多毫毛的,但是茶汤却特别金黄清透,即使泡的时间长了也是透亮的。
若是颜色红艳、黑、暗或者有杂质,那都说明是劣质的。
复合香气悠长真正的金骏眉不只是一种香味,它的味道是很多种香味混合成的,甜甜的蜜香中混合着淡淡的花香,果香,闻之使人心情异常愉悦。
如果掺杂着枣香,薯香或者其他很浓烈刺鼻的香味,那都说明是劣质的。
滋味甜醇顺滑滋味是最直观判断真假金骏眉的方法,很多金骏眉外观做的和真的相差无几,但是在滋味上就容易暴露了。
真正的金骏眉汤感是甜醇顺滑的,回甘强烈持久;
口感清爽,愉悦,两颊口舌生津;
浅嘬一口,口中、喉咙都充满着花香,果香,蜜香,回甘不断。
若是喝起来感觉有杂质,苦涩,口干舌燥,那么都是劣质的。
耐泡程度极高真正的金骏眉是非常耐泡的,可以达到15泡。
如果泡几泡就没有味道了,或者滋味很淡了,那肯定是劣质的。
————————晓茗说茶,诚信与您聊茶,有问必答!
参考:
感谢您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茶知识,了解茶文化。
金骏眉,2005年创制出来的红茶,以全芽头制成。
其实用芽头制茶,在茶圈里并不少见,比如白茶中的白毫银针,黄茶中的君山银针。
但在红茶领域,金骏眉还是第一个全芽头制作的茶叶,开创了先例。
因为芽头的体积较小,往往需要数万颗芽头,才能制成一斤成品金骏眉。
另一方面,金骏眉是有产区限定的,参照GH/T1118-2015《金骏眉茶》。
“金骏眉以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平方公里内的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
”也就是说只有这个范围内采摘的原料,经过特定工艺制作后,才能称为“金骏眉”。
自然保护区内禁止随意砍树种茶,再加上金骏眉需要的芽头多,注定产量稀少,而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下,注定金骏眉会成为高端红茶的代表。
一斤买到上万元,也是常见的。
当然,金骏眉的特点并非只有稀少、昂贵,它的风味也是特别的。
因为出自自然保护区,享受着优越的产区环境,所以金骏眉具备了清新雅致的香气。
花香类似雨后清荷、山间野兰、以及五月的栀子,清丽动人。
果香类似饱满的新鲜桂圆,甜香盈盈。
还有一股若隐若现的似蜜般的香气。
此外,在香气的尾调上,还能感受到仿佛让人置身于山林间的清新气息。
一喝便难以忘怀。
这也是为何即便金骏眉如此昂贵,依然有许多人追捧它的原因。
小陈茶事,创建有文化有故事的品牌茶。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茶知识,
参考:
大家好,
金骏眉茶怎么样?
想必大家对红茶并不会感到陌生,很多人喜欢红茶,尤其是金骏眉,堪称是红茶中的珍品,所以受到众多茶友的爱戴。
金骏眉是属于红茶中的正山小种的分支,我们要知道,红茶分3种,分别是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而小种红茶又分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只有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的小种红茶才能成为正山小种,其他只能叫外山小种。
而金骏眉就是正山小种中的顶级存在了。
金骏眉之所以这么珍贵,那是因为它的原料是鲜叶的芽尖,大概制作一斤金骏眉就需要几万颗芽尖,这与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类似,都是用最珍贵的芽头制成的芽茶,因此价格不菲。
而且金骏眉通常是制茶师傅手工制作,工艺很复杂,比如要经过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工艺制成。
制成的金骏眉成品茶外形细小紧密,色泽是金黄带点黑,汤色是金黄的,喝着很甘爽。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红茶的汤色大多是红艳的、红浓的,但金骏眉的汤色却不是这样,而是金黄的,以黄颜色为主,是透亮的。
金骏眉有花香和蜜香,它的叶底是古铜色的。
其实正宗的,来自于武夷山市桐木村金骏眉的产量不多,可是为何好像满大街都是金骏眉?
其实除了武夷山之外,其他地方也有做金骏眉。
因为金骏眉深受市场的
正宗的金骏眉是价格昂贵的,因为本身原料好,产量少,工艺严格且讲究,所以金骏眉的成品茶价格很高。
其实金骏眉也挺好分辨真假,首先可以看金骏眉是否有金色的毫毛,因为金骏眉都是用芽制成的,所以制成的金骏眉干茶颜色有金黄、黑、褐色等颜色,它是有金色的毫毛。
如果发现金骏眉不是黄黑相间,或者都是褐色或黑色,而且没有明显金色毫毛,那么很可疑。
再者不正宗的金骏眉的汤色反差很大,可能第一泡很红,后面很淡,但不是黄色。
而真正的金骏眉的汤色是金黄的,透亮的,而且连续几泡下来,汤色不会有较大反差,基本都是以金黄为主。
如果发现汤色是红色、黑色、褐色等,那么就是假的金骏眉。
我们还可以闻香气,真的金骏眉的香气是花香、蜜香,而假的金骏眉的香气可能有较浓烈的刺鼻味道,或者有其他异味,比如薯香。
真的金骏眉喝着很舒服,甘爽,口舌生津,假的金骏眉有苦涩味。
真的金骏眉比较耐泡,假的不耐泡。
真的金骏眉耐高温,可以用100度沸水冲泡,假的金骏眉用沸水冲泡则容易原形毕露,滋味不好或容易将茶叶泡坏。
说起来金骏眉是一款很年轻的茶,它是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先生率领团队于2005年在传承四百余年的红茶文化与传统技艺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研发出顶级红茶。
而金骏眉的名字也很有讲究,首先“金”是指金骏眉的高品质,稀贵如金。
而“骏”则是希望这款茶能够如骏马奔腾一般快速推广开来,“眉”则是因为这款茶的茶型修长如眉,而且眉字也有长久的意思,也是想讨个好兆头,所以叫金骏眉这个名字。
文|小詹茶肆(专注优质原创文章,
参考:
金骏眉为红茶之最,茶叶非常金贵。
其外型细小而紧秀颜色为金、黄、黑相间。
金黄色的为茶的绒毛、嫩芽,条索紧结纤细,圆而挺直,有锋苗,身骨重,匀整。
香气特别,干茶香气清香;
热汤香气清爽纯正;
温汤熟香细腻;
冷汤清和幽雅,清高持久。
金骏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金金者,贵重之物也。
(注意:金骏眉的金,并不是说茶干是金黄色的,市面上流传的金骏眉应该是金黄色,金黄色绒毛多的乃是误传,正宗的金骏眉应该是黑色居多,条索中略带金色黄色,色亮而润。
)骏“骏”字主要有三层涵义:骏,同“峻”,其采于崇山峻岭之中;
骏,其外形似马(海马状),而马则奔腾之快也;
骏,喻义能像骏马奔腾一样快速推广。
眉形容外形。
眉者,乃寿者长久之意,且茶类中好芽制成称眉者,如有寿眉、珍眉等,所以眉本意是指细小的高级茶尖、茶芽。
金骏眉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其需要6-8万颗的茶叶鲜芽尖,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加工步骤而得以完成。
金骏眉是难得的茶中珍品,外形细小紧密,伴有金黄色的茶绒茶毫,汤色金黄,入口甘爽。
真正的金骏眉不只是一种香味,它的味道是很多种香味混合成的,甜甜的蜜香中混合着淡淡的花香,果香,闻之使人心情异常愉悦。
如果掺杂着枣香,薯香或者其他很浓烈刺鼻的香味,那都说明是劣质的。
金骏眉汤感是甜醇顺滑的,回甘强烈持久;
口感清爽,愉悦,两颊口舌生津;
浅嘬一口,口中、喉咙都充满着花香,果香,蜜香,回甘不断。
若是喝起来感觉有杂质,苦涩,口干舌燥,那么都是劣质的。
参考:
世界红茶发源于武夷山桐木村,产于桐木村的正山小种被称作红茶鼻祖。
2005年,金骏眉的出现让桐木村再冠以红茶的高峰地。
金骏眉是在的传统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研制出的新品种红茶,优雅的花果蜜综合香型俘虏了广大茶客。
△金骏眉干茶外形细小而紧秀,金、黄、黑三色相间。
金黄色的为茶的绒毛、嫩芽,条索紧结纤细,圆而挺直,有锋苗,身骨重,匀整。
武夷岩茶适合饮陈茶金骏眉适合饮新茶 相比正山小种,金骏眉的采摘标准更高,一年一采,并且只采头春的单芽,也就是茶树中最为鲜嫩的部分。
正山小种则以春、夏两季茶树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
每500g金骏眉需要数万颗的茶叶鲜芽尖,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珍稀。
也正因为它以鲜芽为原料,所以与武夷岩茶恰好相反,品金骏眉,应该喝它的鲜爽,以新茶为优。
△金骏眉只采单芽△金骏眉汤色金黄澄澈茶汤的鲜爽度主要来自茶黄素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
甜味主要来自水溶性糖和部分游离氨基酸。
新茶中这些内含物质丰富,而陈放太久的金骏眉,在外形和内质上都会差很多。
如何区分“山寨版”金骏眉?
正宗金骏眉只采春季单芽,而市面上一些“山寨版”金骏眉则存在夏茶、秋茶的单芽。
春季金骏眉,只以头春茶芽为原料,由于温度适宜、降水量充沛,茶树经过夏、秋、冬三个季节的休养生息,茶芽体内营养物质丰富,制作出来的品质最好,成茶冲泡下沉快,香气清高持久。
每年6月初到7月初采摘制成的茶叶叫夏茶。
夏季气温高,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碳代谢旺盛,制作出来的金骏眉条索松散,色泽红褐;
冲泡时茶叶下沉慢,香气欠高。
秋茶指的是每年7月中旬以后,直到当年茶季结束采摘制成的茶叶。
茶叶经过春、夏两季的采摘,体内的营养物质已经大量消耗。
成茶条索瘦小,大小长短不一,香气不高,稍带苦涩,不耐冲泡。
贮存金骏眉的小窍门 金骏眉在避光密封的常温状态下,就可以放置一两年,但建议不要陈放。
家庭贮藏可以采用锡罐、陶瓷罐、铝塑复合袋、松木箱等容器保存,还可以用热水瓶作为容器,武夷山民间用这种方法储藏可长达5年,仍带果香,滋味甘甜,人口醇滑,不变质。
参考:
靠谱喝茶,就
很多人还在说,金骏眉出自武夷山桐木关,是什么什么茶青制成的。
拜托一下,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早在2005年,武夷山的几位茶人为了做一款高端红茶,创制了金骏眉。
初心是通过茶芽,通过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优质茶树资源,以变通的正山小种工艺来制作,以期塑造一个高端红茶茶品。
初期,金骏眉凭借独特的创意,金黄黑银四色相间、香甜的气味和口感,健康的理念赢得了好评和市场,一时价格高企、风头无双。
随后,金骏眉遭遇10年商标之争。
金骏眉的发展,让武夷山茶企和茶农开始大量跟进,而当时的具体操刀人,也开始制作自己的金骏眉。
到底谁能够使用金骏眉,金骏眉能不能注册为商标成为利益大事。
后来,国家商标总局裁定,金骏眉不能注册为商标,只能作为一个茶的品类存在。
这个结果带来的变化是:全中国都在做金骏眉,只要是按照相关的工艺,并且用茶芽为原料的红茶,就可以叫做金骏眉。
所以,大江南北,只要问到红茶,就有人告诉你,要不要金骏眉,要金骏眉的话,是要100元一斤的,还是300元一斤的。
而武夷山核心产区的金骏眉,价格则高昂到动辄上万元一斤。
总的来说,金骏眉曾经不失为一款厉害的茶,后来泛滥不讲究了,也就泯然众人,成为一款普通红茶了。
至于武夷山桐木关的金骏眉红茶是不是真的好,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喜欢霸道一些浓醇一些口感的红茶爱好者来说,金骏眉未必是好的选择。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款高品质的金骏眉,依然是有点高大上的泡饮。
参考:
感谢
首先从条索来看外形有点类似火柴梗,色泽黑中带点小黄。
其次闻香气,香气是淡淡的清香带着桐木关特有的山场味。
最后看冲泡,桐木关优质的金骏眉必须是要用100度开水5克冲泡,冲泡后色泽饱满,有红茶特有的清香,还有金骏眉芽尖带有的特别香气,一般是正宗的桐木关的金骏眉一定是会整个房间都有香味,而且入口即生津,口齿能久久留香。
目前市场上的金骏眉鱼目混珠,假的特别多,而且都是那种带着金黄色的毛绒绒的品种,其实这种茶并不是金骏眉而是从外地购买回来的茶青做的假金骏眉,所以要喝好茶还要懂得鉴别。
才能购买到好茶,金骏眉价格低于一万一金的肯定都不会是真茶,因为产量少,工艺技术要求高。
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时可以多了解。
此评论仅代表
只有知茶、爱茶、惜茶的茶人,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讳韪,告诉你一些这些茶叶里的秘密。
说到金骏眉,就不得不提武夷山,这里的茶园都是有机种植得,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大家都比较熟悉。
对武夷山茶叶有兴趣的朋友们,
其他暂且不表,先上几张武夷山美景镇楼! 金骏眉原产地———武夷山桐木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出口是有检查站的,未经批准,游人不能进入。
从武夷山市区出发,沿着星村镇的山路,一路变得弯曲与狭窄。
大集体时代的红茶制作,是以桐木村的各个生产队为单位,村里把生产的毛茶精制后,运到星村收购站,最后卖到建瓯,通过福建省外贸加工厂,出口国外。
星村是个古老的乡镇,距桐木关40多公里,清代曾设县于此,现在是乘坐竹筏游九曲溪的起点。
清代以来,星村成为茶的集散地和外运码头,民间有“茶不到星村不香”的说法。
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存在,很多人习惯性地把正山小种称为“星村小种”,其实,星村包括周边所产的红茶,属于外山茶。
进桐木村的路很窄,车速刚提起来就要转弯,弯道多而连续,开了一段发现没有挂最高速挡的条件,这也是车进桐木关的一个特色吧。
上山便受震撼了。
从车里看山,山高而陡,像被绿绒毯铺盖着,几乎看不见裸露的岩石。
山就是树,树就是山,山多高,树多高,树比山高,因为树长在山顶上啊。
一团一簇,层层叠叠。
松柏翠绿,毛竹嫩黄,山色之丰富让人觉得太奢侈了。
整条山谷沟壑纵横,瀑布随处可见,这瀑布之水肯定是天上来的,是这里的原始森林涵养出来的。
在讲节约用水的年代谈瀑布,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和感觉。
真是开门见山,推窗纳山。
在这里不能讲开阔,人被山夹着,还稍有一丝压迫感。
不过也好,自大、自负、自以为是可以少一些。
在去七里桥的路口一带有毛面短尾猴,虽是野猴,与人没什么区别。
拖家带口,争权夺利,拉山头,抢地盘,称王称霸。
由于游客的喂食,称霸一方的猴子已是身体肥硕,行动笨拙,野性已经减弱了。
人应该有鉴于此,得与失之间的平衡是天意的,这里得到了,那里就失去了。
今天的主角,野生牙尖,是否有您喜欢的那颗芽香利剑。
注意啦,芽尖外部的那个包衣,野茶茶叶顶端的有顶端优势,总是最壮实的那颗,越往下的芽尖相对来说会小些。
桐木村的茶树属高山小叶菜茶,多用茶籽种植的有性繁殖。
神奇的之处在于,茶籽所种的茶树会发生基因变异,即使长在附近,每株茶树的性状也各不相同,故而也称“奇种”。
正山小种红茶问世之后,在绿茶始终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几乎是没有权贵问津的,这从另一个层面又进一步印证红茶的出现,确实是个偶然。
一个在国内缺乏消费群体支撑的茶,是不可能有人主动废绿改红的。
幸运的是,它被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带到欧洲,墙内开花墙外香。
以金骏眉为代表的单芽红茶,横空出世,点燃了全国山河一片红,到其品牌的轰然倒塌,理性的消费者,不再为其虚高买账,虚夸混乱的市场,出现了断崖式的崩溃。
这既反映了市场爆炒金骏眉的功利和浮躁,也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必然。
金骏眉的出现,虽然掀起了国内的红茶热,但是,单芽茶的滥采过采,对桐木关的野生红茶资源破坏严重,这也是近几年来小种红茶的整体品质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我觉得,金骏眉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往前数十几年,桐木村人把正山小种的茶树砍了,改种毛竹,因为出口的经济价值高;
山上的年轻人都去山下的旅游区当导游和出租车司机了,茶树管理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而本来产量不高的正山小种红茶,用做出口的只是其中的四级和五级,给国外制作茶包做拼配的原料。
“金骏眉的横空出世,首先就让人们了解了正山小种这种红茶,接着又带动了整个红茶产业,让红茶在国人心中,不再是‘低档、小众’的印象。
” 1988年,改革开放后,桐木村成立了第一家村办企业,也就是路人皆知的桐木茶厂。
当时成立茶厂的五个元老,我们应该记住,厂长是付华权,技术与采购是温永胜,会计是张美满,出纳是江元勋,仓库保管是陈生皮。
由于印、锡国外红茶的崛起,国内祁红和滇红等高香茶的影响,正山小种红茶的出口,自19世纪后,一直萎靡不振,难有起色。
1998年,桐木茶厂倒闭。
同年,江元勋成立了元正茶厂,但茶厂一直未能走出产业的低估。
国内红茶的转机,出现在2004年。
北京的张梦先生江先生游历到桐木村的元正茶厂,首先提出要做些单芽红茶,他自费拿出五千元钱购买茶青,在厂长江元勋的支持下,由温永胜负责,采摘桐木村内野放菜茶的单芽,首开桐木单芽红茶发酵的先河。
第一次,因茶芽发酵过重,以失败告终。
随后,张梦江又拿出五千元钱,鼓励茶厂员工第二次试制,茶厂的大部分员工,都参与其中,全程人工揉捻,严格控制发酵程度,终于试制成功。
本批次的20余斤单芽桐木红茶,全部被张梦江带回了北京。
这批茶,又被孙姓茶商在北京自上而下推广开来,金骏眉的神话从此诞生。
后来,张梦江先生做《骏眉令》一首,为金骏眉命名。
其中“金”,是指干茶芽头上局部的茶毫金黄,以及汤色的金黄油亮。
“骏”,当时用的是“峻”,是指金骏眉的原产地桐木村、茶山崇山峻岭。
“眉”,是指单芽茶的形态,弯弯酷似眉毛。
“峻”字之所以后来又改为“骏”,主要是因为在庆祝桐木村首次成功制作单芽红茶的晚宴上,酒后有人向张梦江提议,用“骏”字更好些,骏马跑得快呀!当时,没有一
客观地讲,金骏眉的真正创意人和资助人,是张梦江先生。
江元勋是当时元正的茶厂,是决策者。
温永胜负责了茶青的验收与具体的制作过程,是真正的技术与主要制作人。
如果更准确、客观地去审视这段历史,元正茶厂的每一个员工,从采摘制作,大家分头协作,群里群策,理所当然,都应该是金骏眉的首泡制作人和参与人。
金骏眉的创意与制作的成功,将桐木村内的红茶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代,自此全国山河一片红。
其他地区的红茶,也逐渐收到深刻影响,一并蓬勃发展。
红茶在历史上,第一次像绿茶一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从此时起,很多人开始接受红茶汤,这在饮茶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变革。
受金骏眉的影响,自2004年开始,不带松烟香的电焙正山小种红茶开始出现。
那么金骏眉的成品过程,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
下面就跟随我的视角去揭开金骏眉的面纱吧! 【鲜叶采摘】金骏眉鲜叶选择为一顶芽和一叶一芽,细嫩无比。
靠人工标准采摘,成本较高,产量低。
正宗的桐木关金骏眉选用野生菜茶奇种的顶芽为原料。
由于海拔高,以及独特的桐木村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就了野生菜茶特有的内质。
记住一点,桐木关金骏眉没有明前茶的概念,别被黑心商家给药了。
我们明前只有极个别金骏眉开采,都要到五月中旬,海拔高,气温低,我们不说明前明后的。
正山小种因为是菜茶做的,发芽参差不齐,有些到六月初还是芽头,品种差异大。
粗糙的手指,长满了茧。
采茶女冒着雨或太阳结伴而行,腰挎茶篓分布在青绿的茶园间,熟练的手势在绿叶间上下舞动,一个个茶芽送入茶篓。
采茶是一件辛苦的细活,采摘是要使芽叶完整,在手中不可紧捏。
放置茶篓中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
且指甲不能碰到嫩芽,以免影响茶叶的品相。
即使年岁已大,但一样不得不劳作。
集中精力,摘好每个芽头。
岁月的年轮不仅爬满采茶工的额头,也布满了手指头。
也许很多人好奇一斤金骏眉到底要采摘多少颗芽头?
我给涯们简单计算下:1克金骏眉=116颗芽头,一次采摘一个芽头,一斤金骏眉=500克x116颗芽头。
一泡4-5克金骏眉需要双手在枝头上采摘464-580次,一斤茶需要采摘58000次。
且喝且珍惜,老话:饮茶不忘采茶人。
【鲜叶挑选】采摘回来的茶芽,会有很多的杂物,要进行挑选,去除残破的茶芽、不标准的茶芽、去除中间的落叶、叶片,保证每根茶芽都是完整的顶芽,无破损! 只有紧张的忙碌,大小老少的双手,没有诗情没有画意,这一双双采茶的双手,精心的挑拣,只为留住芽头的香气。
【萎调】金骏眉制作中的萎凋,一般控制在10~18小时,以提高酶的活性,为揉捻和发酵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
春季做茶期间,山里多阴雨天气,茶厂一般采用加温萎凋槽的萎凋方式。
【揉捻】揉捻时间一般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轻揉,使得茶条卷曲紧实! 当年的红茶揉捻,普遍采用盘式揉捻机来完成。
机器揉捻相比人工,能更充分地破坏茶叶细胞结构,得到完美的条索,为茶多酚的酶促氧化创造条件。
机器代替人工,是红茶制作的巨大进步。
市场鼓吹手工红茶的优越性,不过是商业炒作的虚头而已。
客观地讲,批量的红茶制作,劳动强度很大,是不可能依靠手工来完成揉捻的。
在没有电力的过去,大型红茶厂的揉捻,多借助水利揉捻机。
不具备临溪靠江条件的茶厂,多利用推木制揉茶机揉茶。
20世纪30年代之前,揉茶这类繁重劳动只有依靠人工完成。
在石制或木制揉茶板上,少量的依靠双手,大量的要依靠双脚并借助自身的重量,来完成茶叶的揉捻。
当时的脚揉分为两种,一种是脚穿布袜,踩踏茶青;
一种是脚踏布茶袋,完成装载布袋内的茶青揉捻。
【发酵】不采用加温发酵,采用自然发酵,晴天一般发酵时间为6~7小时,在竹篓内进行,中间翻动1次,翻匀,发酵叶上盖湿布,不喷水,发酵至叶色为古铜色、透亮为宜。
用湿布包裹,保证水分,入篓,保证发酵空气,悬挂式发酵,这个时间,温度较低,不是平常说的一个时间,主要凭经验看发酵程度,芽红带一点点绿即可,掐准时间焙火,用湿布包裹。
【焙茶】红茶的干燥,是红茶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钝化生物酶的活动,终止红茶的发酵过程。
对茶青的发酵和干燥这两个关键环节,丝毫不敢懈怠。
即使是在春寒料峭的深夜,也会不离左右、严密监控的。
做出一款好茶,如山林里辛勤的蜜蜂,采花成蜜为谁甜?
尝尽辛苦,却是自甘心。
【品饮】准备的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与水的相遇,在那一刻升华,更期待与茶友的相遇,也是他的价值的体现。
冲上一杯好茶,茶香四溢,细品慢饮,茶香礼不只有怡人的香气,更包含了制茶人的执着与渴望。
参考:
好茶
参考:
2005年7月,江元勋安排梁骏德等五位制茶师进行新型红茶的试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006年早春,江元勋在原有试验的基础上,指导技术人员进一步试验,成果喜人,于是开始了小规模的生产,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摸索和反复试验,“金骏眉”制作工艺及产品终于在2007年趋于稳定,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并投向市场。
金骏眉的成功主要基于
色泽:金、黄、黑相间,色润;
汤色:金黄、透亮有金圈;
口感:鲜活甘爽,喉韵悠长,沁人心脾;
香气:花果香、蜜糖香、高山韵香明显,持久悠远;
叶底:叶底舒展后,芽尖鲜活,秀挺亮丽;
现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金骏眉非常的多,广大消费者要学会鉴别,希望大家喝到好的,品质优秀的金骏眉。
快速关注【茗芯茶缘】带您品好茶,传播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