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普洱茶口感的鉴别并不复杂,记住这几个关键词就行了

饮茶文化 天天品茶阁 5年前 (2018-12-27) 212次浏览 扫描二维码

这茶口感如何?品鉴普洱茶,这是一个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

口感的形成不仅受到茶汤的化学组成影响,同时还受到茶汤密度,粘稠度,悬浊情况,温度等一系列物理因素的影响。熟悉和了解普洱茶的各种口感,及其形成与变化的背后原因,也是品鉴普洱茶的必修课。

我们梳理出了几个关键词,其实并不复杂,下面就分享给你。

口感是在味觉的基础之上综合口腔内其他感受神经的共同体会,进而作出的综合评价。关键词如下:

厚与薄

厚与薄在茶汤品鉴中是相对的。茶汤厚,表示茶汤内含物质丰富,能体会到厚重、有质感;薄则是茶汤轻薄,寡淡。

茶中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不仅耐泡,而且茶汤感觉就厚;内含物质单一,水浸出物含量低,茶汤就会薄,口感不协调。一般比较而言,春茶较厚,夏茶较薄。这是与茶中内含物质的种类多少,含量高低有直接关系的。

还有,茶汤厚与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泡的影响。如果投茶量多,出汤速度慢,出汤前焖泡,都会增加水溶物质的含量,茶汤就会变得浓稠,相反茶汤滋味则淡薄。

在品鉴当中,滑是对普洱茶品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会提升品鉴的舒畅度和愉悦感。老茶和熟茶的顺滑更为明显,生茶特别是新茶滑感弱。

滑,从感官上来形容,就像流体轻轻拂过你的舌面,进入喉咙的感受。需要指出的是,口感不仅是局限于味觉,有时候是依靠品茗者的触觉。一款顺滑的普洱茶不但能够止渴生津,更能使我们感受舒顺和安逸。

顺滑的形成与内含物质的组成及浓度有很大关系。影响普洱茶顺滑感的物质主要是普洱茶中的可溶性糖类寡糖与果胶。此类物质一是原本带有,二是通过加工、储存形成。糖类物质在茶汤中的作用一方面是能够改善茶汤的滋味,使茶汤更加细腻甜润,另一方面则是改善茶汤的粘稠度及与口腔接触后的顺滑感。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容易与舌面及口腔细胞上的蛋白质结合,使口腔出现涩感,而多糖能够很好地包裹住多酚类物质,使茶汤更加爽滑。

入口即化,由化而活,这也是普洱茶品鉴中希望体会到的优秀口感。尤其是老茶在经过时间的醇化之后,品质醇正,化得很快,口感活。

活,是指茶汤在口中产生一种活泼的感受,给人清新与灵动的体会。历经时光锤炼的普洱茶,内含成分经过复杂的转变,冲泡出的茶汤,才有较强的活性。特别是醇化后的干仓普洱生茶,内含成分经过水解、裂解,氧化等多种化学反应,水溶性物质增加,物质在茶汤中转化迅速,活性品味的表现最好。

水味大多在粗老的生茶与发酵新茶中含有,比较容易感觉,类同喝清水的寡淡无味。

水味的形成主要由于原料粗老、呈味物质较少,或发酵过程中环境湿度太高且所处时间太久所致。在茶汤中水味的感觉就是在品鉴时待其他味道散去之后,有回寡的感受。从中可以鉴别原料的嫩度,还有发酵过程、仓储是否恰当。

刮喉

刮喉,是一种过度刺激人们口感的体会。

刮喉的出现是因为茶汤内含物质不协调,茶汤中有些内含物质过多,有些过少,从而使一种或几种偏激的味道过度刺激了人的味觉,味道失去平衡所致。

还有可能是由水质引起,特别是水质较重,水中含盐量较高的水,冲泡出来的茶汤若本身比较淡薄,则这些盐离子的刺激就会凸显,带来刮喉的感受。

另外,加工手法也会产生影响。揉捻过度的茶叶,头几泡茶汤很厚,但内含物质比例不协调,就会出现刮喉的感受,而且这种茶叶不耐泡,后面几泡的滋味马上变得十分单调与淡薄。

喜欢 (0)